整形咨询
您所在的位置:整形首页 鼻部整形 正文

驼峰鼻的分类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11-01-11 08:31:38 来源:互联网

 

 



驼峰鼻多是先天鼻骨发育过多造成,少数与外伤后鼻骨错位愈合或后期骨痂增生有关,中国人驼峰鼻畸形的发生率远低于白色人种。

东方人的鼻整体发育偏小,少数人面部立体感强,形成与西方人相似的“通贯鼻”。因此,大部分驼峰鼻只是鼻背部有轻度的凸起,曲线不美。临床上可将驼峰鼻分为以下几个类型。

驼峰鼻I型 额鼻角在标准范围内,鼻面角在30度以内,而鼻根与驼峰连线和鼻根与鼻尖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5度,该类驼峰是由于鼻尖发育偏差引起的。

驼峰鼻II型 鼻尖发育良好,鼻面角在正常高限,鼻背发育较宽大且有成角畸形。

驼峰鼻III型 鼻背较长,鼻背上部较窄而隆起,鼻基部下倾,鼻尖偏小并向前下方弯曲,形似鹰喙,故也称为鹰勾鼻。

术前准备

除必要的常规检查外,医生应对患鼻进行仔细的测量设计。先在鼻根至鼻头顶下方2mm处画连线,连线前份即为手术需切除的骨性及软骨组织,再推动鼻尖使鼻唇角达到90度-100度左右,将其与静止鼻尖位置差距标明,即为将要缩短的鼻尖长度,也就是将要切除的中隔软骨前端的量。手术前务必与患者共同商讨设计手术方案,首先在电脑上显示患者侧位像,医生将设计方案输入,经电脑处理即可显示患者的术后外观,在与患者达成同意意见后,用美蓝将上述设计线标于鼻背相应部位。

3、手术方法

1)切口

国外多用鼻内切口,手术不在明视下,操作较难。由于鼻外切口具有术野暴露充分、操作方便等优点,国内多采用鼻外切口,但会遗留鼻尖瘢痕。

2)潜行分离

用小弯剪自切插入,将鼻背所有的可动部分与固定部分潜行分离,即将鼻翼软骨、侧鼻软骨、中隔软骨上端与其表面的皮肤分离,然后用骨膜剥离器将鼻骨与其表面的骨膜肌肉、皮肤分离,并与其深面的粘膜分离。浅面分离范围:上端分离至鼻根部,两侧分离至上颌骨额突。

3)截除驼峰

用骨凿将术前标记的突起的鼻骨、侧鼻软骨截除,然后用骨锉锉平,也可用骨剪剪除驼峰。

4)缩窄鼻背

用骨膜剥离器将上颌骨额突与其表面的骨膜等软组织分离,然后用电动或气动来复锯或骨凿在鼻面交界处将上颌骨额突锯断,同时横形截断鼻骨上方的骨组织。应尽可能截在上颌骨额突起始部,以防台阶形成。若形成台阶,可部分截骨消除台阶,然后用拇指将上颌骨推向中线。

5)修整鼻下部畸形

6)术后固定

术后固定在驼峰鼻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。固定正确可以保持手术预期的效果,相反将影响效果或出现继发畸形。因此固定的原则是鼻内、鼻外均匀加压,以保持其设计的良好外形,防止继发畸形的产生。

 

 

 

 

(责任编辑:苏 琴)
网站简介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方式 | 招聘信息 | 友情链接 | 隐私保护 | 设为首页

Copyright © 2004-2025 www.82zhengxing.com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
京ICP备2023020064号-5 全国免费电话:400-660-1985

本网站内容全部为网络抓取于第三方网站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,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访问,本站将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本站案例/图片来源于网友分享,无法考证图片版权来历,如侵权请权利人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