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的整形术,有助于恢复年轻容貌,但由于睑袋本身的病理变化的复杂性,而需要十分细致的多层次的综合修复,既往文献较多的强调切除松弛多余的皮肤及眶脂体,这样易给初学者产生误导,认为睑袋的整形只需切除多余的皮肤及眶脂体即可完成,所以出现了术后复发率较高,并发症较多及较难获得恰到好处的美容效果。我们在临床施术及处理并发症的过程中,反复研究了睑袋形成的机理及病理变化,提出了几个旨在恢复下睑前壁的正常张力与韧性,以限制眶脂体脱出的若干新见解,介绍给同道共同探讨
切口位置
切口距睑缘的距离 传统的睫毛下切口,各家均主张在睫毛下,笔者经长期观察,这种切口破坏了下睑的自然形态。正常情况下,下睑缘至下睑皱襞为一隐线间呈一微凸的唇状结构,形成下睑特有的微型立体外观。传统切口由于切除了下睑缘至下睑皱襞以内的大部分皮肤,这一部分皮肤为眼眶周围皮肤中最薄、质地最柔软、皮下组织极少且最易塑形的皮肤,而在下睑睑部眼轮匝肌的烘托下,塑成一微凸的立体外观,这些特性与功用,身体其它任何部位的皮肤不能取代。而下睑皱襞以下的皮肤则较睑部皮肤厚韧、皮下脂肪较多,且不易塑形。传统切口切除了睑部皮肤而以眶部皮肤取代,无法维持下睑睑部的立体外观,另外,下睑皱襞是构成眼形美的要素之一,传统切口紧贴睑缘在下睑皱襞以上切开,使下睑皱襞不复存在,故术后下睑睑缘以下呈一平板状结构,给人以一种呆板的眼神及外貌。另外,睑部皮肤色泽较眶部皮肤略深,形成眼晕,可加强眼神,色泽的反差也有助于塑造下睑立体外观,去掉这一部分皮肤,眼神呆板,由于失去立体结构的延伸作用,眼裂似乎也变小。
我们主张沿下睑自然皱襞的隐线切开,若下睑睑部皮肤过于松弛,切口线则可适当上移。伤口愈合后与下睑皱襞自然隐线重合,加之睑部皮肤不易形成瘢痕的特性,愈合后瘢痕不明显,这样的切口由于较完整地保留了下睑睑部皮肤,所以较好地保留了下睑微型立体外观,塑造了青春美。另外下睑板前的皮肤薄,弹性好,对防止术后睑外翻也起到缓冲作用。
切口内端的位置 以往文献均主张切口内端以不超过泪小点为宜,目的是免于造成泪小点外翻,术后产生溢泪,但这样往往在内眦部产生一猫耳畸形,睑袋者皮肤往往松弛缺乏弹性,故术后猫耳很难自行收缩舒平。我们经过多例临床实践与观察,主张切口内端适当超过泪小点,但切除宜保守,可避免术后内眦部出现猫耳状畸形。
宗旨是恢复与加强下睑与眶前壁的张力与韧性。睑袋的形成大多数并非眶脂体的增多,年轻时借其前方的眶隔膜、眼轮匝肌、皮肤等组织的弹性与韧性,将其限制在眶隔内,在力学上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。上述组织退行性变松弛后,眶脂体才因重力作用随之膨出,故睑袋整形之关键是加强下睑及眶前壁,而不是靠切除多余的皮肤来完成。这种加强应是全层的加强包括眶隔膜、眼轮匝肌、皮肤等,加强的重点是分别恢复各层组织的正常张力与韧性,以眶脂体的处理为辅。
防止眶脂体的膨出,是上述三层组织共同产生抗力的综合效果,故修复中应分别加强三道屏障,而不应有所偏废,在处理上述三层组织时,恢复张力的方向应包括横向与纵向,单纯纵向收紧易致外翻,而且在收紧处理每层组织调整张力时,均应检查是否引起睑外翻和睑退缩,术中可令受术者在尽量张口睁眼时,以不发生外翻为度,只有每一层次的张力均能限制眶脂体膨出,又不致引起睑外翻,这样三层组织的共同效应,则可既有效地限制眶脂体的膨出,又预防了术后睑外翻和下睑退缩的并发症。
Copyright © 2004-2024 www.82zhengxing.com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京ICP备2023020064号-5 全国免费电话:400-660-1985
本网站内容全部为网络抓取于第三方网站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,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访问,本站将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本站案例/图片来源于网友分享,无法考证图片版权来历,如侵权请权利人联系我们删除。